今年,我校有3项课题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2项。2018年11月16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2018年度教育学课题开题报告会。会议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政涛教授、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崔景贵教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书记沈贵鹏教授和院长田良臣教授作为评委专家;教学评估与教师卓越中心相关老师和人文学院部分师生共30余人参加了开题报告会。会议由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和人文学院共同组织,人文学院院长田良臣教授主持了会议。
杨启光教授、孙丽丽博士和马志强副教授作为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的主持人,先后汇报了所主持的项目,四位专家随后一一给予了点评。杨启光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生全球流动能力发展研究》,他首先从课题设计的概念、课题研究的基础、课题思路、内容与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陈述和汇报,指出了当代国际学生流动的三次浪潮以及面对的不平等现象,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系统整合的发展战略。四位评委专家认为该选题立足于全球视野,其贡献在于时代贡献、中国贡献、学科贡献和政策贡献;需要进一步明晰概念界定,聚焦研究对象,进行中西方的比较教育研究,关注学生全球能力发展策略的可实施性以及更好地进行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探索,使研究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孙丽丽博士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图像时代的知识转型与教育研究的视频图像转向研究》,她从人类图像时代背景引入,以“知识转型”为切入点,探讨视频图像对教育转向的意义,并从研究问题与目标、研究内容与重难点、研究思路与方法和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认为该选题为新的研究范式,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挑战性。需要进一步明晰“知识转型”这一概念,区分图像知识、知识转型研究中知识分类的标准,思考视频图像研究最适宜解决教育和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注重视频图像转向中人的发展和相关措施研究。马志强副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在线协作学习投入分析与评价研究》。该项目从在线协作学习过程出发,依据协作交互过程生成的数据来综合分析判断各个层次的学习投入水平并进行可视化表征,并将学习投入分析整合到协作学习评价过程中,探索在线协作学习投入评价原则与操作策略。专家认为研究应系统考虑分析模型与评价模型的关系、学习投入与协作学习投入的关系、线上和线下的关系。学习投入的概念在学习科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均有涉及,研究团队可同时参考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角度。
最后,三位主持人对四位评委专家的点评表示感谢,田良臣院长对高教所的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他再次强调了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国际大环境下关注中国教育的必要性。本次开题报告会为青年教师的学术研究开拓了思路,是一次高水平的国家级课题开题报告会,三位主持人的详细汇报和四位评委专家的精彩点评也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高等教育研究所)

开题报告会现场

三位主持人进行汇报

四位评委专家精彩点评